鐵甲工程機械網(wǎng)> 工程機械資訊> 行業(yè) > “我入路了!我做到了!”丨火車·悅讀

“我入路了!我做到了!”丨火車·悅讀

語音播報
點擊播放

2002年,我出生在平頂山東站鐵路線邊的一處院落。

從小我最喜歡做的事,就是在窗臺上看火車,常常一看就是一整天,從不哭鬧。稍大一些,經(jīng)常讓奶奶帶我去車站里玩,幾乎每天都會去。

上小學后,雖然搬了家,但新家后面依然是鐵路。放學后,我總是第一時間跑到家后面的礦務局火車站。礦務局車站的調(diào)車場上,鐵路工作人員揮動的信號旗像跳動的火焰。我像棵道旁的小樹,在煤渣與枕木間生長出年輪,能辨認東風4型機車的柴油機轟鳴,看得懂股道間閃爍的信號燈光。

也是從那個時候,我開始閱讀各種鐵路書籍,涉及行車、機車、車輛、信號等領域。雖然很多內(nèi)容當時還看不懂,但我依然愛不釋手。讓我印象最深的是《漫話運輸》這本書,當我第一次翻開這本書時,看到鐵路調(diào)度大廳巨幅的熒屏,就對這個崗位產(chǎn)生了興趣。仔細翻閱這本書,發(fā)現(xiàn)它介紹了鐵路行車組織工作的方方面面,有車流組織,運行圖編制等多方面內(nèi)容,雖然當時很多內(nèi)容都不太理解,但這也讓我更加想去學習鐵路行車相關知識。

那時,我便下定決心:上大學要讀交通運輸專業(yè),未來要成為一名鐵路調(diào)度員。

2020年9月,我如愿考入蘭州交通大學,讀交通運輸專業(yè),開始系統(tǒng)學習鐵路行車相關知識。大學四年間,我拿著一臺單反相機,沿著鐵路線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,從江漢平原的瀲滟水光到戈壁荒漠的孤煙落日,從林海雪原的極寒秘境到云貴梯田的層疊山巒,處處都有我的身影。

那時,我為了節(jié)省開支,常常選擇硬座出行,有時一坐就是一天一夜。而最難的是到達拍攝機位的過程。有些機位需要爬山,甚至常常要在沒有路的山上攀爬。天氣也是一大考驗,無論是夏天酷熱難耐的戈壁灘,還是冬天冰冷刺骨的林海雪原,都是對體力和意志力的極大挑戰(zhàn)。但是對我來說,當快門按下時,所有的艱辛都化作照片中永恒的瞬間。

最難忘在牙林鐵路嶺北站的相遇。這個站是牙林鐵路上一個小小的三股道會讓站,地處大興安嶺林區(qū)深處,離它最近的居民點是23公里外的圖里河鎮(zhèn),周圍人跡罕至,冬天氣溫經(jīng)常到零下四十攝氏度,手機信號也幾乎沒有。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,嶺北站職工扎根在此,用堅強的信念走過幾十年的歷程。

我們到嶺北站后,車站職工非常熱情,讓我們到屋里面等車。與他們交流得知,他們最盼望是有人來拜訪,哪怕采山人路過喝口水都是他們的話題,因為,這里真的太寂寞。他們?nèi)鞊Q一次班,每次上班都要在車站堅守三天,在這期間吃住都在車站,站長同時也承擔著廚師的責任。我們?nèi)サ臅r候,他正在廚房做飯,看到我們到來,非常高興地邀請我們一會兒一同吃飯。

嶺北站墻壁上掛著一副對聯(lián):“嶺高,風霜雨雪伴和諧小站;心齊,安全暢通我樂在心中。”彼時彼刻,休息室的煤爐煨著站長自制的蘑菇湯,墻上的交接班簿泛著茶漬,在那一刻,回顧起一路拍攝時遇到的一些鐵路人和事,最讓我感慨的是鐵路人的質(zhì)樸與敬業(yè)的精神。

2024年8月,我實現(xiàn)了兒時的夢想,加入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北車站,成為一名真正的鐵路人。入職后,我努力學習相關業(yè)務,在工作之余還在堅持鐵路攝影,有機會就外出拍攝。

現(xiàn)在,距離我成為一名合格鐵路調(diào)度員的夢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但我相信,只要不斷學習、不斷進步,終有一天我會實現(xiàn)自己的目標。

鐵路不僅是我兒時的夢想,更是我一生的事業(yè)。未來,我將繼續(xù)用鏡頭記錄鐵路的美麗,用行動為鐵路事業(yè)貢獻力量。

供稿:《人民鐵道》報業(yè)有限公司湖北記者站(武漢局集團公司融媒體中心)

文圖:王若溪 李慶 孫忠秀 王世煒 彭琦

編輯:齊美華

實習編輯:王琪

審校:李孝佺



聲明:本文系轉載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自行核實相關內(nèi)容。若對該稿件內(nèi)容有任何疑問或質(zhì)疑,請立即與鐵甲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本網(wǎng)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,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。

相關文章
我要評論
表情
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微信